人人插人人干_jizzxxxx18hd_欧美大白屁股assvideo_一级毛片高清大全免费观看

新聞中心News Center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重磅!河南圈定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基地 2020年產值4900億

重磅!河南圈定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基地 2020年產值4900億

發布時間:2019-08-20

大河財立方消息 8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的意見》,意見提出,將圍繞小麥、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葉、食用菌、中藥材、水產品打造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基地,河南各地均有涉及。

意見提出發展目標為↓↓↓

到2020年,優勢特色農業得到快速發展,建成一批規模化優勢特色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產值達到4900億元;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糧經飼(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草料)結構由2018年的65.9∶33∶1.1調整到62∶36.7∶1.3,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3%左右;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3.8∶1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到2025年,優勢特色農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產值達到6500億元;產業結構基本適應市場需求,糧經飼結構調整到59.1∶38.5∶2.4;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5%左右;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4.5∶1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實現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為完成上述目標,意見中提出了多項保障措施:

財政

省級財政統籌現有涉農資金,集中用于支持優勢特色農業發展。落實用地政策,運用設施農用地政策支持農業結構調整,保障畜禽養殖、規模化糧食生產等項目用地。

土地

在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新增建設用地年度指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優先安排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配套輔助設施用地。

金融

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有效金融服務。積極穩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

開展優質小麥完全成本保險試點,落實地方特色農業保險省財政以獎代補政策。

依托現代農業發展基金,聚焦現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投資對象,引導和促進我省特色農業發展。

支持農業企業上市融資,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工商資本

支持工商資本下鄉,鼓勵工商資本重點圍繞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建設產業基地,構建產業鏈條,提升產業質量。對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后形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財政、稅收、農業用地用電用水、基礎設施建設、金融信貸、農業特色保險、承擔涉農項目、開展經營等方面按規定予以支持。

科技

 鼓勵農業科研院所、農業企業圍繞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的重大問題開展科研攻關,重大科技項目向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傾斜。

 實施種業自主創新工程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加快推進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培育國內種業企業。

支持我省南繁基地建設,推進優勢特色農業育種制種基地建設。加強產業技術體系、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發展智慧農業,在示范基地實現全程信息化、物聯網可視化;綜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災害預警、重大動植物疫情防控、生產經營科學決策等提供服務。

園區建設

積極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建設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逐步構建國家、省、市三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

高起點規劃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打造全國農業對外開放高地。劃定和建設國家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創建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平頂山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依托現代園區創新農業生產管理制度,打造現代農業發展高地。

下附全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的意見

豫政辦〔2019〕44號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促進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樹牢大食物觀、大農業觀、大生態觀、大市場觀,著力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四優四化”為重點,加快優勢特色農業發展,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優勢特色農業得到快速發展,建成一批規模化優勢特色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產值達到4900億元;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糧經飼(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草料)結構由2018年的65.9∶33∶1.1調整到62∶36.7∶1.3,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3%左右;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3.8∶1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到2025年,優勢特色農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產值達到6500億元;產業結構基本適應市場需求,糧經飼結構調整到59.1∶38.5∶2.4;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5%左右;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4.5∶1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實現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二、重點任務

       按照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經營規模化要求,以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為重點,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建設一批優勢特色農林產品生產基地。

       (一)建設優質小麥基地。在豫北強筋小麥適宜區和豫中、豫東強筋小麥次適宜區72個縣(市、區、農場),豫南沿淮弱筋小麥適宜區8個縣(區),引導發展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到2020年,全省優質專用小麥力爭發展到1500萬畝;到2025年,發展到2000萬畝左右,基本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對優質專用小麥的需求。

       提升生產基礎條件,優先將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布局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高標準農田建成區,新建高標準農田項目重點向優質專用小麥種植區域傾斜。強化示范帶動,在優質專用小麥適宜區建設一批示范縣,推廣小麥單品種集中連片種植和統防統治。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廣應用小麥烘干、專倉收儲、節水灌溉、物聯網、現代植保、綠色防控等裝備,推進優質專用小麥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發展,延伸小麥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糧食和儲備局、中儲糧河南分公司)

       (二)建設優質花生基地。以沿黃及黃河故道優質大果花生區32個縣(市、區)和豫南、豫西、豫西南優質小果花生區40個縣(市、區)為重點,發展花生產業。到2020年,全省優質花生發展到2300萬畝左右,其中高油酸花生發展到200萬畝,建設優質花生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基地300萬畝,花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到2025年,全省優質花生發展到2500萬畝左右,其中高油酸花生發展到750萬畝,建設優質花生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基地1000萬畝,花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左右。

       建設一批高油酸花生良種繁育基地,逐步提高高油酸花生良種供應能力,推動高油酸花生大面積種植。開展優質花生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建設一批優質花生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基地,推廣花生單品種集中連片種植、化肥農藥減量使用、病蟲害綠色防控、防止黃曲霉素污染、節水控膜降耗等標準化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模式。提升花生產品加工能力,以建設正陽花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加快建設全省花生產后干燥、冷藏、分選等初加工設施,支持發展花生油品、食品精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糧食和儲備局)

       (三)建設優質草畜基地。加快優質草畜重點縣發展,強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做強肉牛產業,做優奶產業,做大羊產業。支持優質草畜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提升制種供種能力。到2020年,全省新增優質肉牛40萬頭、優質生鮮乳40萬噸、肉羊70萬只左右,優質飼料作物發展到300萬畝左右;到2025年,比2020年新增優質肉牛120萬頭、優質生鮮乳100萬噸、肉羊230萬只左右,優質飼料作物發展到600萬畝左右,將我省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草畜生產基地和牛羊肉、乳制品加工銷售集散地。

       1、肉牛基地。加快母牛繁育基地建設,重點在洛陽、南陽等豫西、豫南淺山丘陵地區培育壯大母牛繁育基地,支持存欄母牛10頭以上養殖場(戶)帶動存欄母牛10頭以下養殖場(戶)發展,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快肉牛育肥基地建設,支持駐馬店、焦作、南陽、商丘等平原地區建設500頭以上標準化肉牛育肥基地,加快推進大型肉牛規模養殖基地項目建設,提升肉牛供應能力。完善母牛養殖、規模育肥和屠宰加工利益聯結機制,推廣訂單生產經營模式,促進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2、奶源基地。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國辦發〔2018〕43號),以沿黃區域和豫南、豫東、豫西南“一帶三片”30個奶業大縣為重點,建設奶業優勢區。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支持乳品企業自建、聯建一批存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奶牛場,提高奶源自給率。支持奶牛家庭牧場、奶農合作社等中小牧場升級改造,支持有條件的奶畜規模養殖企業自建、聯建或合作建設乳制品加工廠。擴大巴氏鮮奶生產規模,鼓勵乳品企業生產低溫奶,完善從生鮮乳生產運輸到低溫乳制品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全程冷鏈體系,不斷提高優質巴氏鮮奶供應能力。支持規模奶牛場建設智慧牧場,提高牧場智能化水平。發展奶業新業態,鼓勵建設休閑觀光牧場等,展示奶業發展成果,增強人民群眾消費信心。在豫西、豫西南、豫北淺山丘陵區積極發展奶山羊產業,建設奶山羊優勢區。(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

       3、肉羊基地。鞏固發展豫東肉羊傳統優勢產區,積極培育“三山一灘”(大別山、伏牛山、太行深山區和黃河灘區)肉羊新興優勢產區。重點在汝州、寧陵等41個縣(市、區)加快建設肉羊規模養殖基地,建設一批存欄3000只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提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工能力,大力發展羊肉精深加工,推進肉羊屠宰標準化,優化羊肉產品結構。積極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引進應用新技術、設備和工藝,加強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自主開發能力,力爭培育1—2個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羊肉品牌。(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4、飼草基地。重點在鄧州、滎陽等69個牛羊養殖大縣加快推進糧改飼步伐,不斷擴大青貯玉米種植面積。發揮我省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推廣青貯、氨化、微貯等秸稈飼料化利用技術,加快完善花生秧等農作物秸稈收集、運輸、加工、儲存、利用體系,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率。啟動實施十萬畝優質牧草示范園工程,加快發展飼料用雜交構樹種植,推進優質飼草料基地試點建設,努力打造沿黃灘區優質飼草產業帶。(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四)建設優質林果基地。以豫西、豫西南、豫南山區為重點,建設一批優質蘋果、獼猴桃、核桃、油茶、杜仲、油用牡丹等經濟價值高、具有一定基礎的優勢林果產業。到2020年,全省蘋果、獼猴桃、核桃、油茶、杜仲、油用牡丹分別發展到260萬畝、30萬畝、360萬畝、90萬畝、60萬畝、50萬畝;到2025年,分別發展到280萬畝、60萬畝、450萬畝、110萬畝、120萬畝、90萬畝左右。

       1、蘋果基地。在靈寶等3個優質蘋果基地縣(市、區),加快低產老果園改造,推廣矮砧密植高標準生產技術。提高蘋果冷藏能力,在三門峽市新建一批萬噸以上儲藏能力的冷庫。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集生產、加工、休閑等于一體的現代蘋果產業園,打造農業三產融合示范基地。(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林業局、商務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2、獼猴桃基地。以西峽縣為中心,輻射帶動淅川、內鄉、南召、桐柏、盧氏等縣發展優質獼猴桃。加強果園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標準生產示范基地。提高獼猴桃貯藏能力,在獼猴桃主產地建設一批冷藏專用氣調庫。強化科技支撐,鼓勵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在西峽縣設立試驗站,開展技術攻關。(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林業局、商務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3、核桃基地。以盧氏等12個縣(市、區)為重點,加快低產核桃園改造,建設一批高標準現代核桃基地。培育盧氏核桃、濟源核桃、內鄉核桃等知名品牌,支持核桃加工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責任單位:省林業局、商務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4、油茶基地。以新縣等8個縣(區)為重點,發展優質油茶,加快老油茶園改造,建設一批高標準現代油茶基地。培育油茶知名品牌,支持油茶加工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責任單位:省林業局、商務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5、杜仲基地。以滎陽等17個縣(市、區)為重點,加快建設杜仲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提高杜仲苗木繁育能力。建設一批高標準現代杜仲栽培示范基地。支持杜仲加工企業發展,提升產品附加值。(責任單位:省林業局、商務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6、油用牡丹基地。以孟津等15個縣(市)為重點,建設一批高標準現代油用牡丹基地,支持牡丹籽油、精油、面膜、花茶、牡丹餅等精深加工企業發展。(責任單位:省林業局、商務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五)建設優質蔬菜基地。以內黃、扶溝、社旗等50個蔬菜大縣為重點,穩定蔬菜面積,提高設施蔬菜裝備水平,提升露地蔬菜標準化生產水平。到2020年,全省設施蔬菜發展到440萬畝;到2025年,發展到450萬畝左右,冬春季節蔬菜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

強化示范帶動,打造內黃縣“三平臺一基地”(蔬菜質量安全監測平臺、博覽園科技展示平臺、果蔬城產品銷售平臺和放心菜工程基地)、扶溝縣“兩園一基地”(科技示范園、交易物流園和綠色菜生產基地)示范平臺,建設一批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園區、露地蔬菜規模化示范園區等,改造或推廣應用溫室大棚、水肥一體化、機械卷簾等設施裝備,組織開展名優新品種、機械化示范,應用生態栽培和綠色防控技術,推進標準化生產。建設一批蔬菜集約化育苗基地,提高集約化育苗水平。(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科技廳)

       (六)建設優質花木基地。以鄢陵等27個花木大縣為重點,大力發展觀賞綠化苗木和月季、牡丹、菊花、蠟梅、玉蘭等優質特色花木生產,做大做強花木產業。到2020年,全省花木發展到230萬畝;到2025年,發展到300萬畝左右。

加快優質特色花木生產基地建設,在全省花木大縣,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一批觀賞綠化苗木和月季、牡丹、菊花、蠟梅、玉蘭等特色花木標準化生產基地,完善水利、電力、道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強化科技支撐,以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一批花木種質創新中心和種質資源庫,加強花木新品種引進、選育與繁育推廣,加快品種創新和技術創新,增強花木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搭建苗木花木交易展示平臺,辦好中國·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和中國·南陽月季文化節、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等展會活動,創建一批特色花木小鎮和國家重點花文化示范基地。大力發展花木專用農資生產、花木物流、花木精深加工及花木生態旅游等產業,提升我省花木產業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責任單位:省林業局、文化和旅游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

       (七)建設優質茶葉基地。以信陽等茶葉優勢區為核心,輻射帶動桐柏、內鄉等縣(區)發展優質茶葉。到2020年,全省茶園發展到240萬畝;到2025年,發展到250萬畝左右。建設一批千畝以上的集中連片高標準茶葉示范基地,改造老茶園,發展無性系茶園、生態茶園等。加快茶葉結構調整,合理調配綠茶高、中、低檔比例,調整綠茶、紅茶、黑茶、青茶、白茶等產品結構。提升清潔化生產線、茶園耕作修剪采摘機具等裝備水平。建設一批休閑觀光茶園,發展茶體驗、茶旅游、茶園認領、茶樹認養等多樣化服務。(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林業局、文化和旅游廳)

       (八)建設優質食用菌基地。以盧氏、西峽、泌陽等37個食用菌大縣為重點,發展優質食用菌產業。到2020年,全省食用菌年產量達到580萬噸;到2025年,達到700萬噸左右。

       發展標準化示范種植,建設一批面積不低于150畝(立體種植的品種按種植層數折算成面積)的優質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基地,提高機械化作業、病蟲害防控、田間預冷、烘干設備水平。支持食用菌菌種、菌棒工廠化生產,提高生產工藝水平。支持西峽縣擴大食用菌出口,開發和引進新品種,改造和引進生產設備,加強信息化平臺、質量檢測體系、品牌、冷鏈物流建設等。(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林業局、商務廳、市場監管局、鄭州海關)

       (九)建設優質中藥材基地。以盧氏、嵩縣、淅川、新縣等42個縣(市、區)為重點,發展優質中藥材。到2020年,全省中藥材發展到500萬畝;到2025年,發展到600萬畝。

       加快推進大宗中藥材及瀕危名貴中藥材發展,建設一批種植規模在千畝以上的大宗、道地藥材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重要中藥材產業集聚區。提升苗種繁育能力,在中藥材重點種植區域加快建設一批規模化、集約化、規范化苗種繁育基地,夯實中藥材產業發展基礎。加強對珍稀瀕危道地中藥材品種的保護、篩選、提純復壯、組織培養和擴繁推廣。推動融合發展,支持中藥材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形式,建立企業與農戶之間緊密的聯結機制。發展中藥材衍生產業,支持藥食同源中藥材產業化發展,支持中醫藥美容、護膚等系列產品研制生產及市場開發,支持中獸藥、中藥材飼料和中藥材植物源農藥研發及市場開拓。推動中藥材產業與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生態建設、健康養老等深度融合。(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林業局、工業和信息化廳、文化和旅游廳)

       (十)建設優質水產品基地。以信陽、沿黃稻區為重點,在全省22個稻田生態宜漁區發展稻漁綜合種養;以大、中型水庫為重點,發展以凈水、生態、休閑為主的水庫綠色漁業;對省級水產良種場進行升級改造,擴大優質苗種生產能力。到2020年,全省稻漁綜合種養發展到100萬畝,建設水庫綠色漁業示范基地12個,苗種自給率由60%提高到75%;到2025年,全省稻漁綜合種養力爭達到150萬畝,實現大型水庫綠色漁業生產全覆蓋,苗種自給率達到90%以上。

       開展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創建,依托基層組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示范基地集中連片種養、標準化生產和訂單生產。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建設水庫漁業增殖放流站、休閑漁業基礎設施、電子商務營銷系統、水質及初級生產力監測系統等。發展水產品冷鏈物流,開展品牌創建,拉長產業鏈條。圍繞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水庫綠色漁業,加強水產良種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一批省級水產良種場,提升水產良種供應能力。(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水利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發展優勢特色農業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抓手,作為推進農業轉型升級、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內容,主要領導親自抓,切實抓好抓實。各有關部門要強化統籌協調,細化工作措施,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責任單位: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省直有關部門)

       (二)強化政策扶持。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的支持力度,省級財政統籌現有涉農資金,集中用于支持優勢特色農業發展。落實用地政策,運用設施農用地政策支持農業結構調整,保障畜禽養殖、規模化糧食生產等項目用地。在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新增建設用地年度指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優先安排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配套輔助設施用地。(責任單位: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省財政廳、自然資源廳)

       (三)創新金融服務。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有效金融服務。積極穩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開展優質小麥完全成本保險試點,落實地方特色農業保險省財政以獎代補政策。依托現代農業發展基金,聚焦現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投資對象,引導和促進我省特色農業發展。支持農業企業上市融資,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責任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財政廳、人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銀保監局)

       (四)吸引工商資本。支持工商資本下鄉,鼓勵工商資本重點圍繞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建設產業基地,構建產業鏈條,提升產業質量。對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后形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財政、稅收、農業用地用電用水、基礎設施建設、金融信貸、農業特色保險、承擔涉農項目、開展經營等方面按規定予以支持。(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稅務局、發展改革委、林業局、地方金融監管局、水利廳、人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銀保監局、省電力公司)

       (五)強化科技支撐。鼓勵農業科研院所、農業企業圍繞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的重大問題開展科研攻關,重大科技項目向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傾斜。實施種業自主創新工程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加快推進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培育國內種業企業。支持我省南繁基地建設,推進優勢特色農業育種制種基地建設。加強產業技術體系、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發展智慧農業,在示范基地實現全程信息化、物聯網可視化;綜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災害預警、重大動植物疫情防控、生產經營科學決策等提供服務。(責任單位:省科技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農科院、河南農業大學)

       (六)推進三產融合。開展農林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農業三產融合平臺,創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縱向延長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規模化種養、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鏈物流、電子商務;橫向拓展相關產業,大力推進副產物綜合利用、休閑農業、優勢特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體育等深度融合,不斷提升農業附加值,積極探索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林業局、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

       (七)加強園區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建設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逐步構建國家、省、市三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高起點規劃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打造全國農業對外開放高地。劃定和建設國家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創建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平頂山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依托現代園區創新農業生產管理制度,打造現代農業發展高地。(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林業局)

       (八)加快主體培育。貫徹落實《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意見》(豫辦〔2018〕11號),綜合運用土地、財稅、金融、保險等多種政策工具,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重點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公益性綜合性農業公共服務組織、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加快建立多元主體、多方參與、分工協作的產業協會和產業聯盟。(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林業局、供銷社、地方金融監管局、河南銀保監局、省稅務局)

       (九)推進改革創新。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鞏固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成果,推動確權成果在政策補貼、土地流轉、抵押貸款等領域的運用,支持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擴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覆蓋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林業局、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

       (十)加強考核評價。把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基地建設納入鄉村振興考核指標體系,通過指標評價、現場觀摩、述職評議、第三方評估等方式進行考核,對考核先進的地方省級在分配資金時給予適當激勵,對考核落后的予以通報批評。(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林業局、財政廳、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鄭州海關)

附件: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基地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8月3日

       

 



4000-365-960